你是否曾經遇過這樣的孩子:他很聰明、反應也快,但就是在功課上總是卡卡的,怎麼努力好像都很難學會?大人著急、孩子也感到挫折。你可能也聽過「學習障礙」這個詞,但它到底是什麼?只是學不夠、練習不足嗎?還是背後有更深的原因?這些都是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困難時最常冒出的疑問。
本篇文章透過心理師的觀點,陪你一起認識什麼是學習障礙、有哪些常見的特徵、怎麼做評估、要看哪一科、會不會遺傳?這些大家最在意的問題,我們都有整理好問題的解答。
如果你也正走在這段旅程上,希望這篇文章,能成為你和孩子的指路小燈。
學習障礙、學習困難是什麼?
學習障礙(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/ Learning Difficulties/ Learning Disabilities)是一個泛稱使用學習技能有困難的名稱,它包含不同學習上的困難,例如閱讀困難、表達困難、書寫困難、數學困難。
不過雖然統稱學習障礙,但學習這件事本身會分成不同的技能(聽、說、讀、寫、算),因此學習障礙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,每個人的狀況可能相當不同。
學習障礙的人們,有時會帶給他人一種「其實他很聰明,但怎麼很難學會」的感覺。這的確也是學習障礙的難處。學習困難的人在智力表現,可以吻合同齡平均或者是展現更高的水準,也因此他們可能在生活的不同面向,可以展現出他們的認知功能優勢。但其中的困難在於使用「學習技能」時,因為大腦神經的多重原因,而很難應用這些學習技能。
備註:在最新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中(DSM-5-TR),學習障礙的全名是「特定學習障礙症」(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)
學習障礙與智能障礙的區別
學習障礙跟智能障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神經發展疾患(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)。
學習障礙是指一個人在正常智力的狀況下,在學習時仍感覺到明顯困難。
智能障礙是一個人學習不佳,是因為本身的認知功能就有困難。
在區分學習障礙與智能障礙時,智力測驗是非常重要的項目之一,因為這可以協助醫師和臨床心理師做出正確的鑑別診斷及臨床判斷。
在《特殊教育學生及幼兒鑑定辦法》上,學習障礙的定義也說明,進行鑑定的標準也會納入智力:
- 智力功能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
- 個人內在能力呈顯顯著差異
- 學生的學生困難,在經過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後,仍難有效改善。
學習障礙會遺傳嗎?
學習障礙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發展疾患,研究上指出它有很大的遺傳因素,遺傳率大約落在40%到70%之間。有許多跟學習障礙有關的基因被發現,但是這些研究仍在如火如荼地持續發展中。目前還沒有辦法確定「是什麼導致學習障礙」的因果關係。
註記:遺傳率指的是,如果一個人有學習障礙,那麼他的學習障礙中大約有40%~70%可以從遺傳學上被解釋。並非是「有多少可能性會出現學習障礙」。
學習困難的常見原因與診斷方式
學習障礙通常會透過醫師評估、臨床心理衡鑑、教育評估等不同的面向來進行。而且過程中,必須要透過個別標準化的學術測驗和完整的臨床評估。
特定學習障礙症的診斷準則(DSM-5):
- 即使在有進行針對性的介入處遇之下,仍然在特定的學習領域有困難,持續至少六個月:
- 閱讀困難(不精確、緩慢費力、讀音/讀字困難、朗讀錯誤)
- 難以理解文字意涵
- 拼字/拼音困難
- 書寫表達困難
- 難以理解數字概念、數學實際法則、數學計算
- 數學推理困難、數學概念應用困難
- 學業技巧明顯低於目前年齡應該有的程度。
- 以上困難造成學校、工作、日常生活影響。
- 以上困難並非是因為智力障礙、視力/聽力問題、神經系統疾病(例如兒童中風)、經濟或外在不良環境而導致的結果。
學習障礙有哪些類型?
閱讀障礙 (Dyslexia)
閱讀障礙是對於文字的解碼有困難。當閱讀一篇文章或是看一段文字時,雖然可以看懂每一個字,但是當它們組合組合在一起時,則可能較難理解他們整段的文意。
有些時候,閱讀障礙患者是因為「視覺處理」有困難,因此無法正確辨識文字。但是也有許多閱讀障礙是來自於「語言」的困難。也就是在看字時的視覺沒有問題,但是將他們和在一起時,就比較難將它們整合並理解。
閱讀障礙特別在音素(phonemes)的處理有困難。一個字會由許多音節所結合起來,而音素的重點在於一個人是否能夠判斷「詞彙語意」的不同。例如同音字「利」「力」,即使音一樣,但是意思不一樣。這種感覺有點類似閱讀時,我們會在心裡面唸出自己看到和理解的字。
例如:狗,「ㄍ」「ㄡ」,三聲。人類大腦會先解碼這些發音,並且進行辨識。當大腦辨識之後,就會使用高階的認知功能,來理解這個字的意思(狗是一個有毛的哺乳動物)。但是對於閱讀障礙的人來說,對於這些「音」的缺陷,可能會影響解碼與辨識的能力,而無法有效使用自己的高階認知功能,來理解單字的意涵。(參考資料:Shaywitz (1996))
閱讀障礙因為有一部分來自於「語言」的困難,因此對於閱讀障礙的復健治療相當重視讀音的介入(phonics)。協助患者進行聲音辨識、了解文章之間的連貫性、練習寫文章等等。
數學障礙 (Dyscalculia)
數學障礙是指,對於理解或使用數學的加、減、乘、除的計算法有所困難。他們具有基本的數字概念,也可以成功寫字、閱讀。但是要產出數學答案時可能就有難處。例如用錯符號、忘記進位。也就是說,他們雖然具備「數字」的基本知識,但是要進行「算術」時就會難以整合。
書寫障礙 (Dysgraphia)
書寫的能力包含寫字、寫詞、寫作。而書寫困難則可能包含拼字障礙、想得到但寫不出來。要判斷是不是書寫障礙,必須要先排除生理上的動作障礙。也就是一個人無法書寫,不是因為他的動作有問題,而是從神經大腦發展上的「應用」有困難。
不同學習困難共同存在 (Overlapping)
在某一個學習領域有困難的兒童,通常也有很高的機率,在其他學術領域表現困難。也就是可能會有不同的學習障礙類型共同存在。而這種情況的發生,被認為是因為不同的認知功能缺損,所帶來的附加效應。另外一個可能性是,同樣一種認知功能,也會與不同的學習技能有關。例如同樣是「語音處理」這項認知能力,它就有可能同步影響數學能力和閱讀能力。
學習障礙如何診斷與評估?
心理衡鑑/心理評估是鑑定學習障礙的重要方式與必經過程。評估不同的認知能力和學術技巧,來確認孩子是否存在學習困難的疑慮。
學習障礙看哪一科?
學習障礙涉及各種不同的可能性。如果是初步就診,可以到:
- 精神科、兒童心智科(最優先)
- 復健科、復健醫學部
- 神經科、神經內科
醫師可能會根據不同的判斷和評估,安排適合的神經生理檢查或臨床心理衡鑑,來詳細評估學習困難可能來自於什麼因素,以及可能是哪一種類型的學習障礙。
學習障礙評估表與鑑定流程
心理衡鑑幫助個案和家長了解神經認知狀態與學習能力,進一步評估學習不佳可能的因素。其中智力和注意力,是不可或缺的評估項目。
延伸閱讀:兒童青少年心理衡鑑-如何透過評估幫助孩子的情緒與行為發展?
學習障礙的社會支持與補助資源
學習障礙有補助嗎?台灣有哪些政府資源?
當孩子確定有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,可以與學校老師討論是否要進行「鑑定安置」的流程。
鑑定安置是針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,以一系列的評估和安置的流程,協助孩子可以取得適合個人的特殊教育或學習扶助資源。通常在鑑定安置的流程之間,醫師的門診評估、臨床心理師的心理衡鑑報告,是必要的資料之一。
政府相關特殊教育資源:
-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、資優教育資源中心、聽障教育資源中心、視障教育資源中心
- 學齡前兒童:南區特教資源中心
- 國小學生:西區特教資源中心
- 國中學生:東區特教資源中心
- 高中學生:北區特教資源中心、臺北市身心障礙學生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安置系統
學習障礙的常見問題
很像,但不同。學習障礙是指在「正常智力」的狀況下,出現學業上的困難。智能障礙是指在智力不足的狀況下,難以達到同齡水準。
單靠補習,無法有效改善學習障礙。需輔以復健治療例如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心理治療、語言治療等,來尋得適合個人的學習策略。
學習障礙無法稱為「治癒」。但是可以透過復健治療,來擬定最適合個人的學習方式或補償策略。
視每個兒童的特質不同而有所差異。需透過評估,了解孩子的內在認知能力。
若無及早發現,孩子可能會誤解自己的學業表現不佳的原因。
沒有一定的定論。但經由鑑定安置流程,擬定孩子的個別教育計畫,學校即可針對孩子的個人狀態進行適合孩子的方式。
心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物理治療等,都是可能的訓練選項。實際要選擇哪一種,需要先經過醫師與其他專業人員(臨床心理師、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等)的綜合評估。
可以。學習障礙不代表孩子就無法擁有自己的技能。只要用對適合自己的策略,孩子還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專長。






